必威体育-如何看待梅西自2015年之后再无欧冠,却依然受到
孙子兵法有云:知己知彼者,百战不殆。在做癌症康复指导时,我也经常借此告诫癌症病人和家属,在抗癌战争中也要做到知己知彼,要对自己所患疾病的有关病情和自身的综合健康状况做到心中有数。这样就可以在治疗和康复过程中掌握主动,审时度势,沉着应对,减少顾虑,避免走弯路,犯错误,争取获得最佳治疗和康复效果。(请原谅我没向你保证百战不殆,因为我确实不敢保证。)
很显然,我所要求的心中有数是积极有益的心中有数。
然而,受“癌症是不治之症”消极错误思想的深刻影响,有许多病人和家属也想做到另外一个心中有数。这个心中有数在家属那里就是“我家的病人还能活多长时间”,在病人那里就是“我还能活多长时间”。
为了得到有关信息,家属多是直接向主管医生询问。据我所知,医生一般是不会主动给病人判刑的,除了个别自认为很权威的专家(他们可以“准确”地告诉你病人还能活多长时间)以外。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在家属的追问下才给出一个大概的估计。比如医生会说:估计能活1年或1~2年左右吧。请注意:医生在此用了“估计”和“左右”两个词,足以说明这种情况并非板上钉钉,还存在很多变数。
然而,到了消极的病人家属那里,这个“估计”居然成了不可更改的终审判决。于是,这些家属们就在心中开始为病人准备后事了。观念决定思想,思想决定言行。从此以后,患者从家属那里多了不少额外的关怀和安慰(一种离别前的亲情释放),少了许多战胜疾病的鼓励和支持(一种爱莫能助的自然表露)。细心的患者马上就会从家人的言行举止中意识到:我已为时不多也。
家属已经心中有数,病人也不愿做糊涂人。有的病人也会直接向医生询问,不过一般都得不到明确答复,医生毕竟怕吓着自己的病人。从医生那里得不到情报,就从病友那里搜集,会上网的病人也会从网上直接查找有关信息。经过多方努力,终于找到了自己要找的情报:自己所患癌症的五年生存率平均为30%~40%,多数病人会在3年内病故。
再请注意这个描述:人家说的是五年“生存率” 为30%~40%。可消极的病人很快就会折算出死亡率应为60%~70%。这种忽视“生存”而注意“死亡”的悲观心理,会使他马上领会到,大多数病人都会在3~5年内死亡,紧接着就把自己放入那大多数人之中,最后的结论干脆就变成了:我会在3年内离开人世。
病人一旦得出这样的结论,就等于接受了“死缓”判决,接着就是无奈地等待那一时刻的到来。其过程是不言而喻的痛苦,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糟糕。
由此看来,在对待癌症患者的生存和死亡预后上,家属和病人本人都糊涂不得、消极不得。
下面我就从科学角度分析一下这个问题,帮助大家变得明智一点、积极一点。
先分析一个病人能活多长时间的问题。人是一个有机体,而不是一般的机器。我们可以机械地看待一个机器,而不能机械地看待一个人体。一个机器的寿命可以明确地判断出来,因为它的组件能磨损和消耗多长时间都事先比较清楚。而人的寿命是很难明确判断出来的,因为人是有机体,组成有机体的细胞、组织、器官和系统要比一般机器的零部件复杂得多得多。再加上生命过程还会受到来自内部的和外部的、生理的和心理的交互影响,就使得对人寿命的判断变得难上加难。
因此,除非已发现病人生命器官(心、肝、肾、肺或脑等)功能严重衰竭,并且已无药可医,一般不能做出病人还能活多长时间的明确判断。所以,如果你从一个“善断”的医生那里得到了一个判断,可千万不要以为那是不可改变的。
翻开全国各地评选出的抗癌明星录,你会发现有许多抗癌明星都曾被医生判过半年或一年的“死缓”刑期。可结果是人家活了5年、10年、20年甚至更长时间,弄得医生不得不说这是奇迹。
我认识一个抗癌明星,他患的是小细胞肺癌,在治疗不再显效的情况下,被劝回家里调养,当时医生判断他只能活3个月。然而,经过3个月的自我康复调养,病人不但没有死,而且身体和精神状况都越来越好。3个月后的一天,当医生突然看到这个病人以逐渐康复的状态站在自己面前时,不禁惊呆了。就是这样一个病人,继续自我康复治疗3年以后,不仅身体得到了完全康复,而且原有的肿瘤病灶都消失的无影无踪。如今该病人已健康地生活了20多年。
下面再分析一下某种癌症的生存率和死亡率问题。
一般来讲,从专业书上看到的或从医生那里听到的某种癌症的生存率或死亡率,要么是某项调查得出的结果,比方说,有调查表明中晚期食管癌的五年生存率是30%;要么是几项调查得出结果的平均值,比方说,几项调查表明中晚期食管癌的平均五年生存率是32%。这两个数据的意思是在100个中晚期食管癌患者中,有30或32个患者能生存5年。如果我们拿这个数据去推测具体某个患者时,只能说他能活五年的可能性是30%~32%,而不能准确地说他一定在或一定不在这30%或32%之中。这说明,某个患者到底能活多长时间,本身就存在着很大的变数。所以我经常给病人讲,不要管你所患癌症的五年生存率有多低,只要你能占住其中一个生的指标,对你来说就是100%。千万不要看到死亡率较高就把自己早早放到其中。
再者,不管是单项调查结果还是几项结果的平均值,都是在有限的病例数范围内(少则几十例,多则上千例或更多)得出的结果。严格来讲,即使在上万甚至几十万例范围内得出的数值,也不能完全代表所有病例的真实结果(这就是专业书上所说的抽样误差)。这就意味着一定有例外发生。
对此,我经常这样比喻,上帝给100个晚期癌症病人下了一个30个人能活下来的明指标,同时还留了几个没有公开的激动指标。谁在抗癌斗争中表现积极顽强且有智慧,上帝就会把这些活下来的激动指标分发给谁。
这里奉劝各位病友:即使你的病情较重,估计占不住那30个指标,也不要放弃,你还可以用实际行去动感动上帝,争取得到那其中的一个激动指标,使自己活下来。
如何更好的保健养生,防癌抗癌?欢迎添加微信:newway8(长按可复制)您的贴身健康顾问,一起交流分享保健养生的知识和经验。
加微信【免费获赠珍品灵芝,每天仅限前20位】
评论留言
暂时没有留言!